2007年8月12日 星期日

不憑感覺而唱

 成為一位表演者,當個演員或歌手,表現出你好像已經感受到所嚮往的那種感覺,別坐等感覺來鼓動你,因為那可能遙遙無期。美國心理學之父William James將這個情形說得特別清楚:「我們並非因為快樂而唱歌,而是因為唱歌而快樂。」

 大部分的人相信我們的行為是因為受到情緒所引發的,例如,你得先感到快樂才會表現出愉快的行為,我們的行為不過是「回應特定的情緒」罷了。

 然而James堅持不然!情緒與行為是同時齊發的,所以假使你想要有“熱忱的感覺”的話,你可以透過表現出好像已經是個熱忱的人以進入那種狀態,有時候得花上一些時間,但是只要你維持熱忱的表現它總會達到,無論你覺得那麼做有多荒謬。(事實上,我們從腦神經新生的連結中也看到同樣的情形:中風病人復健所根據的「以動啟動」正是這樣的邏輯,你不可能聽候病人臥床,直到某一天他們突然想「下床走走」才開始復健的療程。)

 感受這樣的荒謬吧!如果你想要快樂的話,找一首你所知道最快樂的歌,然後開始唱,一定有效!不見得是你一開口立刻就心花怒放,但你只要繼續唱下去,一定會有效的。先假裝,然後你會發現真正的感覺湧現了,要不了多久你就會從「快樂唱」中發現自己對情緒所能掌控的程度。

 禪修的僧侶懂得「大笑冥想」(laughing meditation)。在進行時,僧侶們圍坐成一個圈並預備好大笑,經過一段時間師父會敲一下缽鐘,然後所有的僧侶開始大笑,無論他們是否覺得好笑都得大笑,經過一段時間笑聲變得很有感染力,很快地所有的僧侶開始真實、由衷地開懷大笑。

 小孩子也懂得這麼做。一開始沒有任何理由他們就能咯咯地傻笑(通常是在晚飯餐桌上,或是其他很不適合發噱的場合),然後這些傻笑使得他們大笑了起來,事實上正是笑聲使得你發笑,這是快樂的祕密。

 但是成人對於這樣的作法卻不一定苟同,成人希望孩子們能「笑之有物」。當我載孩子長途開車去探訪親戚時,最容易惹火我的就是他們在後座無緣無故地傻笑或大笑,我立刻鬼吼外加撂重話遏止笑聲:「有什麼好笑的?!」「你們根本沒有理由!高速公路很危險,我得要專心開車!」

 不過成人們,跟我一樣,需要重新找回欣賞這種“喜樂的自發性”(joyful spontaneity)。我們需要問的是:「哪一件事情最能使我想要唱歌?」然後你會發現答案是:「唱歌。」「哪一件事情最能給你想要跳舞的心情?」「跳舞這件事。」下次你在邀某人跳舞時,他們若說「我沒有跳舞的心情」時,你就能回答:「那是因為你還沒開始跳。」

(這些標籤為「自我激勵」的文章譯自於手邊蠻有看頭的小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