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0日 星期三

如果沒有明天

禮拜一工作恐慌症發作,急忙四處發代禱信,連遠在紐約的Wenchao也不能倖免。兩天之後我收到他的來信,只能用莞爾來形容,So true yet so fun.一起來感受一下what a witty New Yorker is like.

Te-Chang,

Following up from the previous email:

The second part of the sentence has come to me...

Slow down; there is always the tomorrow. But if not -- so what's the hurry!?

Not my sentence, for sure. I must have read similiar one sometime before.

2006年12月17日 星期日

陶潛,潛逃

 新工作報到之初就遇到兩位既資深又有趣的人物,巧的是他們都有巨星般的稱號,一位是小琥,另一位是志玲。原本以為在未來有這兩個寶貝蛋攪和,就算工作繁重也還算有伴,想不到很快便發現他倆都名列上月底的那波離職人員榜中。

 這段相識的過程感覺上好像錯過整部電影,只看到一個精彩的片尾,雖然有點兒難以置信這般戲劇性的發展,不過只有等日後再約出來回溯與續寫了。前兩天與離職賦閒在家的小琥通電話時,她問到我的工作一定很忙吧?Blog已經好久沒有更新了。經她一提,猛然想起陶淵明的〈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只可惜現在無法放縱自己多看兩眼陶的文章,否則好不容易開的頭恐怕又要從頭開始了。寫到這裡不禁回想或許是少年時期太早接觸這些悟啊、空啊的文章,以及不知從哪兒來的感應,所以直到成年一直很難發展出入世的工作觀。這倒不是託詞,不信的話你試試看把陶潛的名字倒過來念,不正好就是「潛逃」嗎?

玉女、仙女與神仙教母

 剛剛跟Sonia通完電話,這個月八號她生下第二個寶寶,是個妹妹。我還記得2004年十月底時她剛生第一胎,我跟Ann, Catherine和Mandy一塊兒去中山醫院看她,那天正好碰上Sonia在上課,等了一會兒她回到房間時手上還拿著字跡整齊的筆記,不由得讓人感慨:這位老師的職業病連在坐月子當中也這麼明顯。

 我記得2002年春末夏初剛去SilentWay工作時,真可說是黃金年代,初識Shirley跟Sonia就發現在Prada跟Hermes的裝扮下,原來這兩人走得竟然是真性情路線!某個夏天的下午我跟Sonia在教師休息區閒聊,說到在推廣上可以打Peggy這張青春玉女牌,而Sonia因為氣質飄逸、幽雅,可以說是仙女牌…,想不到當時坐在旁邊的Shirley竟然問我說那她算是什麼牌?我想這實在是個大哉問的題目,不過還是很不怕死又老實地回答:『你應該算是神仙教母牌吧!』

 儘管這段對話距今大概有三、四年了,但當時快樂、融洽又充滿希望的氣氛似乎還在眼前,尤其當時SilentWay辦學的理想與理念,我雖然沒能就這樣一路教下去(好在後來Andy跟Eric偷偷跟著我私塾,才使我的英語教學路子不致中斷),但卻交到一路走下去的好朋友。特別是Shirley,上禮拜我上班時在MSN上遇到她,由於被工作逼得快喘不過氣來,竟然很任性又粗魯地要求:『Pray for me. I mean it!』她只有很無奈地回說:『I know. I know.』

 偶爾想起這些八百年不見的老同事,才明白每每在被告誡「滾石不生苔」換工作的心虛之中,仍舊累積到最珍貴的未來。下禮拜天約著Mandy, Catherine和Ann準備二探Sonia的月子監,只不過這次又得換個詞兒了,不能再模仿日劇裡的台詞:『請考慮我們家的產品。』(想不到兩年前以為可以長待的信誼基金會,只做了兩個月零七天。)

2006年12月1日 星期五

想要開始的心情

 進辦公室第二天。

 下班時走去搭公車的路上,彷彿想到了些什麼,坐上311竟然以「得來速」之疾從打盹立刻進入熟睡,直到離家四、五站時才驚醒,醒來後突然異常清醒,之前串連不上的概念也因而貫通。

 在寫下這段心得之前,突然想起范瑋琪唱過的一首【啟程】,當中不斷低迴地唱著:「想到達明天,現在就要啟程…」此刻,開始新工作的心情其實是一個「過程」即「目的」的跨出,在轉換多次、多樣工作之後,終於開始向內檢視。我還記得從前國中理化參考書上就有些類似腦筋急轉彎的問題,有個題目到今天我還印象深刻:『孫悟空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用粉筆畫一個圓,要怎麼畫才能讓孫悟空翻不出這個圈?』

 不過就手的粉筆能畫出直徑多大的圓呢?答案非常簡單,就把它畫在悟空的身上。有時候很清楚地感覺到自己身上的圓圈,特別是受到外在挑戰與內在自擾的時刻,究竟要選擇面對或是閃躲,早有兩套熟到論證無懈可擊的說辭。

 在我開始進辦公室前的一年多來,常常會和從前的同事聊他們現在的工作,像是Ann或PJ,我老愛開玩笑其實他們公司的人資部門應該付我諮商費,因為替他們留住了這麼好的人才;想不到當時的正面思考與積極作為卻成了眼下我的現世報,我得把「想當然爾」或「義無反顧」的境界給行出來。

 在倍感壓力與自我懷疑的情況下,只要回想之前自己在當「旁觀者」時所提出的勸告,便很清楚該做什麼以及該怎麼做了,真的不得不佩服上帝所選的進場時機。

 後天是日文檢定考試,早上在搭捷運的路上給Akiko打了個電話,原本只想替她打氣的,想不到自己卻收到很大的力量。她問到新工作的情形,我說感覺還是很有壓力和緊張,她的答案倒是頗具反面點題的安慰:「要是才上班兩個禮拜就駕輕就熟的話,這樣的工作也不必做了!」

 也許正如電影「歡樂谷」的劇尾,Tobey Maguire勸他媽媽:『天底下根本沒有完美的車、男朋友跟假期。』我也發現在心態上確實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不是因為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或是有多大的發展;其中最大的差別只在「想要開始」而已,於是乎開始便成為一切。

(起寫於2006/11/15上午12:15;完成於2006/12/1)

2006年11月26日 星期日

滾石不生苔

 晚上三姨一家來家裡同聚,這個月他們夫妻倆從大陸回台,剛巧碰上三姨過生日,所以順便一塊兒慶生。

 我其實一直都不太知道別人是怎麼看我的,所以按照neuropsychology的說法,我的mirror neuron應該很不發達,不過今晚倒還蠻像電影「駭客任務」裡頭那段Neo跟Oracle的對話。飯後我姨父跟我小聊了一陣,談到我的新工作,他除了肯定那個單位之外,也提到他對工作的看法,某個程度我想他回答了我許多問題,原本可能成為breakdown的因素,這下子卻成為breakthrough的因緣了。

 這種久違的「熱血」感覺,立刻使我想起教育心理學裡所導論於希臘神話的Pygmalion Effect,原來我們都有可能活出被期待的樣式,只可惜之前大概拒絕期待太久了。這是好久以來第一次又從長輩那兒收到的期待,不巧的是它跟我內裡的自我期許不謀而合,於是乎也免除了原本擔心一相情願的憂慮。

 其實被期待的感覺還是挺好的,或許是因為老到足以過完第二個青春期,mirror neuron終於開始作用了,這應該也算得上是替社會化找到生理的基礎吧!

2006年11月19日 星期日

脫本演出後的無限空間

 這個月初參加了兩場聚餐,一直有些想法就擱在心裡,當然一些綱要也擺在這裡,放著放著時間竟然到了十一月底了,雖然明天一早還要上課、上班,但抵不過心裡那股想要完稿的感覺。

 頭一晚聚餐是跟去年陽明的學弟、妹們的火鍋會,除了相熟的七、八位之外,還有一個超酷的學妹,她曾經當了五年的國中生物老師;而我很要好的學弟的太太當晚也來了,她目前是某高三的英文老師兼班導,由於這位英文老師不但氣質好,而且長得超像許慧欣的,可想而知學生幾乎都爬到她頭上去了。

 那位生物老師舉止行事向來就是一個酷字(當晚她的一身勁裝是全罩式安全帽、白色鋪棉外套和高筒靴,感覺上是個飛車殺手,)她說起跟這種半大不小的中學生相處之道就是不能讓他們摸清你的反應。這話說得容易,但要能跳脫社會劇本,在被學生晃點之後而不動怒,確實相當不容易。她說到一個例子就是愚人節當天她進教室時發現空無一人,全班學生換教室讓她找不到;不過老師也不是省油的燈,她早就想到學生怎會輕易放過愚人節這個機會?!於是早就帶上一份考卷,在找到學生藏身的教室之後,立刻發下臨時考考卷,並且提高所佔成績比例,而不是只會束手無策地在學生面前發脾氣或生悶氣。

 隔天晚上又有一場柯老師的慶生聚餐。我跟過去在信誼認識的同事PJ(她也是柯老師的學生)約著在捷運站會合後再一塊兒去餐廳。有趣的是原本約好的時間跟地點都因為後來的突發狀況而改變了,於是乎兩人就在變更時間與地點這兩個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展開了複雜的心理調適狀況。

 在等待的過程中,不禁開始出現受害者意識,首先心裡響起:「我可是搭計程車趕來的耶!既然到了約定的時間人卻到不了,不是白浪費車錢嗎?」

 不過後來我也想到在上計程車沒多久,我就Call PJ,告訴她我這兒雖然買好了禮物,但忘了卡片,得靠她去張羅。當時PJ就說要我別搭計程車,因為她沒法準時下班,所以不要浪費車錢。

 好不容易又 捱了15分鐘,再聯絡時PJ竟然要我換到相約地點的上一站,因為載她去捷運站的同事離時出狀況,只好請她提早下車。我一聽到又很火大,心裡一直繞著「守時」這個品格,於是乎怒氣也漸漸成為一種說詞嚴整的指控,並且還很戲劇性地盤算著等下PJ來的時候,就把給壽星的禮物交給她,然後撂話:「你自己去吧!我沒那個興致再去給誰慶生了。」

 好在這種悲壯與戲劇性的畫面究竟只是想想而已。突然之間我想通了一件事就是:難道真的要為了這些瑣碎的原因所造成30分鐘的不爽,而破壞整晚三、四個小時的歡樂!這裡頭有一段極其弔詭的制約反應就是:因為你遲到,所以我必須要生氣。

 在經過這樣的心理歷程轉變以及看到前一天生物老師與英文老師所詮釋的世界,突然間發現到許多時候我們都被自己心中某些「不假思索」的念頭或反應模式給鎖住了,原來脫稿演出才可能找到更寬廣的天地。如果你從來沒有針對一貫的條件或狀況有不同的反應的話,也許該想想怎麼樣在生活中找條不一樣的路徑,說不定就讓你找著所謂的「高遠之路」喔。

2006年11月15日 星期三

成雙的力量:飲食與文化

 剛剛在回一位朋友的email時,用上了「筷子」這個比喻,因為意猶未竟,所以又轉來自說自話一番。

 早在上國小前就聽過折筷子的寓言,後來在國語課本裡又重新讀到那位有七個兒子的老農夫,在他臨死之前竟然還有閒情逸致要兒子們體會團結力量大的教訓,因為家裡的筷子都折光了,所以後來就發展出壽司、飯團以及抓飯等多元的飲食形態。不過自從老農夫死後,一根和兩根筷子也跟著被污名化,因為至少得要三(人)才能成眾,一雙與一把的勝負已然相當明顯。

 然而回想當第一個中國人開始使用筷子時,木枝是非常容易取得的質材,如果三支或四支筷子比兩支還來得好用的話,今天我們就不會只用一雙筷子了。筷子當然可以用「支」來形容,但通常這樣說的時候所表達出來的是某種強調個別而非一體的概念。例如,我們會說:「這兩支筷子一長一短,根本湊不成一雙。」

 很可惜兩性關係專家忘了從飲食中看男女,筷子只有在成雙時才能合作到極致,尤其是彼此都能以對方為支點而施力,像在搛鵪鶉蛋或貢丸時,在數十分之一秒的瞬間支點的所在就換過好幾次;所有手腕及手指的力道與位置,以及因本體感覺(kinetic)回饋所做出的支點轉換而重新配置,很難想像人對於器具的操作能夠到達如此完美般的境界。

 就因為成雙才能「互為支點」,於是乎單支、三支甚至四支筷子的使用法都敗下陣來。這就是從飲食中看見中國人一夫一妻制的由來。

2006年11月9日 星期四

巨星的誕生:從眼順開始

 晚上掛著MP3隨身聽跑步時,聽著從Foxy抓下來的快歌,運動時我習慣將音樂開得高兩格,這樣似乎比較容易跟得上節奏,也比較不覺得悶或累。

 不一會兒蔡依林的「舞孃」進來了,接著是「馬德里不思議」和「單身公害」,突然發現近來看到蔡依林的各樣演出,竟然已經到達「眼順」的境界。很久沒有看到有哪個台灣的藝人「變身」成功的了,尤其大多數的偶像藝人都是按著天擇法則被汰換掉,逆勢操作的結果是在精進的過程中,整個人的氣質也大大改變了。

 按照完形心理學的理論,「眼順」的轉變應該是「正確路線」的最佳指標。對於專業人士,尤其藝人更為明顯,只要一站出來就予人氣宇軒昂、有板有眼的感覺,事業要不起飛也難。Harrison Ford, Tom Cruise, Julia Roberts, Nicole Kidman, 梁朝偉、葉倩文、張清芳、林憶蓮、任賢齊、 蕭亞軒或王建民等等都有過一次或幾次令人驚豔的蛻變,關鍵的內在轉化成功,除了穩住原本的支持者外,也因為由內而外所散發出來的氣質,說服更多的人重新接受,這就是眼順的威力。

 另一個與Jolin完全相反的例子就是接手吳彥祖男士洗面乳廣告的余文樂了,比起在「無間道」跟「一碌蔗」裡頭的模樣,只能說這小子一定好幾天沒讀書了,雖然沒開口不曉得是不是言語無味,不過在與從前相較之下,很明顯的面目真的變為可憎,非但談不上眼順,連順眼都有問題。

 與眼順的近似詞不是好看而是耐看,但稍有不同的是前者的habituation時間被識別(recognize)過程所取代,因此RT顯著地縮短,並且在一認出後會立即產生長效的好感。以上應該可以當做眼順的操作型定義了。

2006年11月8日 星期三

不忮不求、自得其義,文如其人的好書

 這本書是我碩士班的指導教授柯華葳老師所寫的,她是我遇見過最樸實又深厚並且是全方位的學者,尤為難得的是認識柯老師15年了,長年的相處她始終讓人感到如沐春風。

 1990年代初期,老牌影星奧黛麗赫本與英國黛安娜王妃正活躍於他們的慈善志業,兩人都屬於著手成春型的天生公益人,當年去中正唸書時,初次見到柯老師便想起這兩位女士,覺得她如果不是世界展望會海外部的秘書的話,就一定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特派員。憑著對電影及名人的喜好,竟然就這樣跟著她做起了論文。

 為了證明柯老師擁有將學術研究轉化為生活常識這般舉重若輕的能力,只好抬出她的堂哥,也就是柯一正導演,這一家人都是說故事高手。我所認識的柯老師大概是最不會行銷自己卻擁有硬底子功力與閱歷的人,所以在這邊要講兩個關於她的小故事。

 早在中正大學剛在嘉義建校時期,當時雲、嘉一帶家有特殊孩童的父母,也不知道從哪兒打聽到的消息,偶爾就會看到陌生面孔的家長抱著小孩坐在柯老師的研究室裡,在當年極度缺乏支持團體的環境下,要獲得特殊兒童的教養資訊確實不易,能找上門的柯老師總願意花很長的時間去聆聽與建議,相信對那些上門求助的家長而言,除了知識上的解惑之外,更大的安慰是被友善的接納與認真的對待。

 近年來橫跨學術與出版兩棲的教授作者越來越多了,有些甚至不惜荒廢研究或教學,一心一意靠著走媒體路線竄紅絢爛,也正是在這樣的風氣下,更襯托出柯Sir不忮不求的可貴;光以她在擔任台灣閱讀協會(一個國際性的閱讀協會)理事長期間,對於抵抗來自中國大陸各樣的打壓與企圖想將台灣協會矮化納歸於中國協會之下所做出的種種努力,就足以在許多媒體上露出,但她一貫的低調使得這類的故事只有她極為少數的學生碰巧在她心力交疲的時候才聽得到。

 當新書出版的速度越來越讓人目不暇給,我選書的原則也反璞歸真,文如其人的誠懇醞釀遠勝過誇誇其談的行銷吹噓,誠心地推薦這本安靜的閱讀推廣者的作品。畢竟閱讀是要閉上嘴巴才好進行的,成天將自己如何上山下海去推廣閱讀掛在嘴邊兒的人,極有可能根本靜不下心也讀不了書。

 最後還是要緬懷當年在柯老師的指導下,對比喻所做的研究。閱讀力困難的所在就跟張三丰在教張無忌學太極劍一樣,必須達到心存劍意而無滯劍招的地步,才算領悟整套劍法;而閱讀的重點就在自得其義,無論是拼字或phrasing等各樣的招數,為了避免以文害辭,最好能夠過目即忘。

【簡介】(以下文字摘自天下雜誌網站)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讓孩子閱讀?小孩就是坐不下來,沒有興趣閱讀,怎麼辦?學校功課很多,找不到時間閱讀,怎麼 辦?

 大部分父母以為閱讀是「天生就會」,卻不知小學三年級之前,孩子若沒有養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將終身與閱讀無緣。如何有系統的幫助孩子「閱讀」,推薦您柯華葳老師的《教出閱讀力》。

 閱讀是一技之長,書是一生的伴侶。若能從小培養孩子讀的習慣,我們就給了孩子一個終生受用最好的禮物。
================================================

  你知道孩子數學不好,不是因為不了解數學概念,而是因為「看不懂」數學題目嗎?閱讀能力是所有學習能力的基礎,在學好英文、數學、科學之前,最重要的一堂課是「學會閱讀」:讀懂內容,也能讀出自己的見解。

  培養孩子堅實的閱讀力,絕不是指靠父母講故事的熱情就能達成,也不是靠學校衝業績比讀書數量就能見效。歐美重視閱讀的先進國家,是以有系統與理論的閱讀策略作為基礎,讓孩子穩穩的「學好閱讀」。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柯華葳,長期擔任台灣閱讀協會理事長,以她深入參與國內外閱讀運動的經驗和理論基礎,完成國內第一本符合國情的「閱讀力」學習聖經,提供系統化的方法與步驟,引導父母和教師、有效提升孩子的閱讀力,精進孩童的學習與思考。

  本書由「為什麼要閱讀?」、「閱讀要學的能力是什麼?」開始介紹,希望父母適性引導每個孩子閱讀的樂趣。同時介紹親子共讀時,實用的閱讀和觀察方法,依章節進階說明,並以具體的文章故事為例,示範好玩的閱讀策略,也提供評估閱讀能力的表格,讓親子一起享受日日進步的成就感。

  書中穿插老師回答家長常問的問題,例如:什麼時候要開始讓小孩閱讀?讀給嬰兒聽,他聽得懂嗎?書店好多書,要怎麼買書呢?聽故事錄音帶好不好?作者以研究大腦認知的專業,以及推廣閱讀的興趣,寫出涵蓋閱讀學習的理論基礎以及閱讀策略的精彩好書。對於想要帶領推廣閱讀的老師、或喜歡親子閱讀的家長乃至想要了解「閱讀是怎麼一回事」的您來說,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首選。

【目錄】

前 言 萬事起頭難,但是不能等
第一章 學習閱讀的基礎
第二章 學校語言
第三章 閱讀是一個歷程
第四章 閱讀的發展
第五章 打開書
第六章 讀故事
第七章 認字閱讀
第八章 路邊都是字
第九章 讀內容說故事
第十章 增進理解
第十一 閱讀是工具

  • 作者:柯華葳。美國華盛頓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目前任教於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兼所長、中央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曾任台灣閱讀協會理事長。長期研究閱讀能力與識字歷程,多年來在兒童語文學習的研究著力很深,著有《華語文能力測驗》、《童書久久》等書,譯有《踏出閱讀 的第一步》、《我會愛》…等。曾任美國哈佛大學,匹茲堡大學訪問學者,中正大學心理系教授兼系主任,政大幼教所教授…等。

2006年11月6日 星期一

由這小孩創造出來的多重角色

 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反對我們對孩子最公平的要求就是在這個年紀,他們只要做好三件事:look cute, laugh a lot and be hugger-friendly就算得上是見過世面的乖小孩了。

 這三件事當年的駿駿都做到了,而且就算他做不到也不要緊,畢竟在他兩歲之前一直過著獨領風騷的日子。這小子在我大三升大四的暑假裡出生,當時家裡已經有十幾年沒小孩了,因為駿駿的到來,每個人都多了一個或數個角色,也就是打從他出生起,所有人對我的稱呼(包括自稱)也跟著改成了舅舅。

 在相片中,我那向來掛著令人望之儼然神情的老爸,一見到駿駿也只有繳械,口愛跟親情真的是無堅不摧啊。

2006年11月3日 星期五

拖著不去做,連膽子都變小了

 今天一早下了課就趕去懷恩洗牙,距離上回定期保健已誤點超過半年了。果然一見到我的醫生就只能心虛地微笑,有種受審前就被識破的尷尬。

 照例他會先問有沒有哪顆牙齒會痛或不舒服什麼的,這時當然要一個勁兒地粉飾太平:「沒有,都很好。」然後他開始檢查,如果看到可疑的斑點或類似蛀牙的徵兆的話,他又可以跟你討論好一陣子,順帶機會教育做些口腔衛教,當然我總是說:你看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吧!

 沒發現問題後不一會兒,熟悉的超音波就響起。累積了一年多的牙結石真的很可觀,在過程中每當漱口時我自己都覺得:「怎麼這麼髒啊!實在很不好意思。」

 前幾年維持著每半年洗牙一次的頻率時,因為熟悉超音波清潔的聲音與感覺,所以還能接受;這次隔得久了,熟悉感消失連帶地膽子也變小了,一聽到牙科醫療器械的聲音,不由自主就會預期接著而來的疼痛感,雖然超音波洗牙的確會帶來酸痛,但比起「清瘡」蛀牙時鑽牙的痛要輕微得多了。直到快完成時我才適應不去害怕超音波的聲音與它造成的酸痛感。

 我固定約診的這位呂醫師,每次在使用超音波清理完畢後,還會很仔細地用醫療級電動牙刷把齒面上的stains打磨乾淨,由於這個步驟一點兒也不痛,再加上我特別喜歡助磨劑的味道,除了預告整個過程即將結束外,也發現好的醫生在處理每顆牙齒時就像對待藝術品般的細心。

 結束時我還跟醫生小聊了一陣來掩飾開場時的尷尬,然後有如發毒誓般的心情告訴他說:「下次我一定會準時的。」

2006年11月1日 星期三

給中時廣編稿記者的一封信(a.k.a. 永和紅軍奇遇記)

 
 一直都很受不了許多東西只要過個橋--從台北市到了台北縣,服務的行情跟店員的表情就明顯低落許多,關於這一點,我陸續曾向Sogo百貨、摩斯漢堡、台灣銀行、麥當勞、中央圖書館還有其他難以一一細數的公關客服部門提出過的大哉問,總是得到心口不一的官方說法:「我們不可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想不到今天連個賣螃蟹的也來參一腳。

楊先生您好:

 之所以會寫這封email給您,主要是因為您在今年四月19日曾於中時美食通上介紹過「紅蟹將軍」,當時應景的張力話題是來自台中的高檔海鮮店搶攻傳統高雄港都海鮮餐飲市場。對於「紅」在全台各地連鎖店均採單一定價的規格,確實讓人對它的食材與服務有著超越地域的期待,換言之,並不需要因為所在地區不同而擔心品質會有所差異。

 今日(11/1/06)適逢「紅蟹將軍」永和店首賣,在它的網站上除了新開張的促銷訊息外,也將您四月份的那篇報導擺在網頁頭條,讀後我即選定它今晚家庭聚餐,無奈這正是一切慘劇的開始。依照定位時間我們準時到達,然而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六個人的位子竟被拆成兩桌,原因無他,只因「紅」在永和店的Layout沒有六人座的格局,但店家卻不願在接受訂位時說明,這種欺瞞的行徑足見心術不正。經過我們抗議,店員才將我們又帶往地下室改換大一點的桌子。

 剛一下樓梯,就傳來刺鼻的漂白水味,不曉得是清潔專業不足,或者只想將客人的食慾破壞殆盡,而取用鍋物的冰櫃也才只零零落落地陳列著幾樣尋常的食材,與樓上主店面的感覺天差地別。接著又遇到地下室店員一再堅稱在她的服務範圍內,所有位子都已被定滿,我們哪兒都坐不得!而在樓上的店長和負責接受訂位的人員,從頭到尾都龜縮著不敢出面解決自己惹出來的問題。

 就在我們希望能協調出一張像樣的餐桌時,又發生隔壁桌的客人咆哮的情事,整趟「紅軍行」非但沒吃到楊先生您筆下的美食珍饌,連DM上的食材都沒見著;自始至終,「永和紅軍」所能拿出最有誠意的補救桌席竟然是在一張樓梯間肩挨著肩、膝靠著膝的蹩腳五人小桌再外加一張椅子,對此,我們一行人只有悻悻然離開。

 由於楊先生您的文章目前還Po在該店「媒體推薦」的頭條位置(http://www.kingcrab.com.tw/page3.htm),雖然您在寫這篇報導時並非針對「永和紅軍」,但讀者如我者在得知「紅」的消息後,無疑的最後還是因為您文章的加持,成為消費選擇上的定心丸。囿於「紅」的網頁上並未提供客服電話,不情之請想託楊先生您向「紅」的公關部門轉達,同時也希望透過改進、正常化管理,才不至教消費者負面情緒的後座力損及楊先生您文章的公信力與個人形象。在此希望您能向「紅」代轉以下兩點:

 首先,既然「紅蟹將軍」採用全台單一定價,對於加盟店的服務品質就必須有及格的管控,不然一次倒胃的消費經驗不僅會將「永和紅軍」列入拒絕往來戶,也必損及對其他「紅軍」的觀感;再者,既然全台「紅」的消費者都付同樣的價錢,在對待不同區域的顧客就不能有地域上的差異,不能夠在台北市開業是一種服務行情,只不過隔座橋到了台北縣了就換成另一付嘴臉,這絕對不是從事服務業者應有的心態。耑此,順頌

梓祺

2006年10月30日 星期一

Who am I?

 這個可愛的baby是Yvette跟她美國老公「大寶」Eric的結晶,一看就知道很有乃父之風--還沒開口就隱隱感覺到寶裡寶氣的了。

 相信許多在台灣從事高科技產業的新生兒父母一定會很嫉妒Xander身上這件iPod運動衫,可真讓可愛指數幾乎加到滿分。

 我跟Yvette從小是眷村的鄰居,在她國中時由於曲叔叔外派全家搬往美國。1997年我初到美國時她跟Eric正在談“那場”革命性的戀愛,還好現在Xander終於出生了,曲媽媽也愛這個孫兒到了心坎兒,要不然我還真覺得對她有些抱歉。我從一開始就很看好Eric,他有股很強的善良氣息,所以當Yvette跟我通電話時問到水瓶座的男生(其實就是Eric的化名)是不是常有些怪裡怪氣的想法跟舉止時,不管內容多離譜,我多半會替大寶扛下說:「對啊!(我們)水瓶座的是這個樣兒的。」

 還記得第一晚見到Eric時,他竟然會問我有沒有看過葉子媚的電影,我說那個肉彈在美國也很紅嗎?然後整個晚餐到睡前他時不時就會喃喃唸著:「@# &%、@# &%…」。一開始我完全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後來Yvette受不了了,說我教了他一個很糟糕的字,我說哪有?搞了半天原來他嘴裡含糊不清說的竟然就是「肉彈」。後來漸漸熟了,才發現這個Stanford大學畢業的碩士優等生竟然寶到了骨子裡。

 在Xander的成長中,應該很快就會發現雖然他是獨生子,不過卻有個身高190的「大寶哥」會常常陪著他一起聽媽媽的訓。

2006年10月29日 星期日

高手之外的高手

 今天早上原本跟從前Silent Way的同事約了一起去內湖的郊山步道走走,不巧一早就遇上傾盆大雨,望著雨勢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於是改去看電影「頂尖對決」。

 我們老愛說「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其實真正的根由應該是專業相輕,所以才會有「敝帚自珍」這句成語。原先以為這部片子應該較對成年人的味兒,出乎意料的是,早場戲院裡過半數都是十六、七歲的青少年,看來青少年對魔術高手的興趣並不會輸給對哈利波特的喜好。

「頂」片將「既生瑜,何生亮」的「瑜亮情結」述說得淋漓盡致,雖然片長足足有128分鐘,不過內容紮實,演員又都是一時之選,除了偶爾換腿變換坐姿外,全副心神都灌注在二維銀幕上的光影以及環場音響的聲效上,尤其到結局時才發現在觀賞整齣戲時,有好大一段「視而不見」的認知歷程,無疑的會讓人想再回頭看第二遍。

電影結束起身離場時,突然領悟到:在兩位男主角耍弄秘訣與詭計的對決當中,導演才是箇中勝出的魔術師。

2006年10月28日 星期六

天字第一號外甥

 自從這兩天玩部落格有了點兒心得之後,我就成為它忠實的支持者。今天早上跟我大外甥駿駿上課時,原本就是要討論他學校班上要演的一個劇本「唐吉訶德」,這齣英文話劇的劇本還在那小子的腦中,不過中文版已經寫好了,他要我替他看看、修修。

 我想班上的活動最重要的就是共同參與,於是說服他把劇本放到網上,讓全班同學一起看看,有什麼意見或需要除錯的話也比較周延,他也同意了。底下這個連結就是駿駿的創作,看得出來為什麼會有句俗話說「外甥賽舅」,這小子才十六歲,竟然已經開始走綜藝掛了。

2006年10月27日 星期五

我的外甥三號(是個女生喔)

 當我正在Po這則留言時,我的外甥三號安安就坐在外婆家樓下看著宇宙無敵超沒營養的「猩欺聾豬」卡通(新七龍珠),而她竟然是個女生。

 每個禮拜我都會陪她讀一本英文圖畫書,主要是把禮拜六下午家教時要上的reading拿來先「蕊」一遍。有一次我們讀到instant noodle這個詞,她已經知道noodle是麵條了,不過被instant給卡住,我告訴她instant是「立即、即時」之後,再問說那是個什麼玩意兒?

 出乎意料的是,她竟然很得意地告訴我說是:「刀削麵」!我想這不僅是文化差異,更是飲食經驗,事實上我覺得刀削麵的答案比速食麵更傳神得多了。

國小畢業到現在…

 等一下10.00的時候震旦行要來家裡丈量書桌尺寸。

 我現在用的書桌還是國小畢業時外婆送的,很典型的辦公桌,桌面玻璃下有綠色的絨布襯墊好壓些相片、剪報或行事曆什麼的,這個書桌的高度與大小對於國中時期的我來說應該是剛剛好,我後來回想高中以後就變得不太喜歡在這張桌子上讀書(或者,應該說就不喜歡讀書了),可能跟高度(以及寬度)不適合有很大的關係。

 我上班過的幾個地方都有很不錯的OA,一度還以為自己是工作狂,搞了半天原來只是因為家具適中而已。

 這次終於決定要換掉舊的書桌也是因為最喜歡去看書的咖啡館最近來了幾個線上遊戲的玩家,突兀的噪音讓一切顯得很庸擾,我也發現到喜歡去咖啡館從來都不是因為對咖啡的品味,而是它有張似乎為我量身定做的桌椅(突然有種詭異的感覺,除了個子特別高的人需要量身定做床鋪外,剩下會量身的好像就只有一輩子最後才會用到的那口箱子…)。

 索性將去咖啡館的路程與喝咖啡的錢省下,趁著新工作開始前做好開工的準備,等一上班應該會有許多的資料得讀掉,想到這兒突然想再為書桌配張質輕但支撐力強的椅子。

 不太能再想下去,可能癮頭又開始發作了。

找回舊的部落格

 今天為了要在國慶家的部落格(二童日記之童男童女)上留言,竟然還得先log in一個Blogger的帳號,想不到我竟然還記得早八百年前所申請的這個老地方。

 感覺上該要認真記錄一下生活上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了,很久沒寫email了,昨天寫了幾封,才發現書寫是個愉快的整理過程。

 如果這次沒再被擺道的話,十一月就要上班了,或許到時候會有很多需要自娛跟發洩的機會,現在就開始養成字癒(自癒)的習慣吧。

2006年3月17日 星期五

爬山遇狗記(下)

  走著走著我越來越心疼小狗就在山道上攀高爬低的,在快接近坡頂前有個避雨的小木棚,我想還是趕緊先到裡頭去找找有沒有個廢紙箱或大點兒的塑膠袋好用來捧著牠。木棚裡有幾個中年婦人正在聊天,看著小狗跟在我後頭,臉上露出介於驚訝跟詭異的表情;我心想:「有什麼好納悶的!?」環視一圈後,還是沒個像樣的東西能稱手,於是出了木棚繼續上山。

  有趣的是小狗這時竟然老神在在地坐在棚裡,我心想牠在山坡上一路折返果然累壞了,幸好再一下就到頂了,所以我還是逗弄著把牠給引到我身後,繼續向上爬。剛出木棚不久,迎面走來一個對我超和善的山客,這人一看就像是退休的國校老師或主任,斯文中帶著嚴謹,我也很友善地向他點了點頭,想不到這時候他突然開口了:「你怎麼跑出來了?媽媽呢?」我心裡一陣不悅:「我認識你嗎?」接著,就看到他蹲下去抱起了小狗說:「你怎麼自己亂跑?」

  到此終於一目了然,我如釋重負地繼續往山坡頂走去,耳中間或傳來木棚中質問的聲音:「…怎麼沒…看好…,…自己…出去…?」我猜木棚裡那幾個中年婦女之中一定有一位是這人的老婆,可能是對養狗的協定沒橋好,老公就一意孤行要養,但老婆可也不是省油的燈,於是趁著爬山時老公腳程較快,跟著一幫婆婆媽媽們就在途中幹下了棄養的勾當,好在結局算得上是天理昭彰。

  等我下山時,木棚早就沒人了,不過對於腦中原本想好要去買瓶牛奶,接著回家鋪置個狗窩,再趕緊去接超想養狗的外甥女過來玩上一陣子的那套劇本,可能得等待下一隻有緣的狗兒了。

爬山遇狗記(上)

  每隔一陣子新聞裡總會看到流浪狗的消息,雖然偶有出人意表開心的結局,但多半是令人難過的情節。從小到大家裡只養過一隻調皮又好吃的白狐狸狗,可惜相處不過幾個月,就因為小狗貪吃、誤食到鄰居遺棄的老鼠藥而提前結束了我的寵物歲月。之後母親總是耳提面命不許撿小動物回家,我試過幾次,發現老媽的極限只到麻雀、文鳥這類的,只要體型大過這個限制的話就什麼都別說了。

  三月初的某一天,一早起床一直忙到下午,在電腦前工作得眼花撩亂之外連午餐都沒想到要吃,等到三點鐘左右終於告個段落了,想到要關照一下自己的眼睛,於是出門到家後面小山上的圓通寺去遛遛。

  才剛轉入上山的步道,迎面走來一對母女,腳邊跟著一隻超可愛的小狗,可能才剛斷奶,總之就是一副惹人憐愛的幼犬模樣。想不到我們錯身而過之後,小狗就跟在我身邊,走了二十來步也不肯離開,我眼見這樣子可不行,擔心落得被誤以為誘拐未成年幼犬,於是大聲對那母女嚷嚷:「你們的狗還沒跟上喔。」他倆完全不回頭,愣了幾秒鐘之後,恍然明白原來眼前這麼可愛的小狗竟然是隻棄養犬,看著牠可愛到不行的模樣,而且非常努力地跟著我朝山上一步又一步邁,突然有種相互契合的怪感覺。

  那一陣子下午的氣溫還挺涼的,這麼小的狗要在山上過夜一定受不住,於是趕緊打電話向家裡養狗的朋友詢問,根據所提出來的幾個建議,看來是非把牠帶回家過一晚了,等白天上班時再送到收容流浪動物的機構。一路上擦身而過的人並不少,小狗就這樣一會兒跟這個、等會兒又跟那個,每個遇到的人都被牠可愛的模樣感動,有的甚至會蹲下來摸摸牠的頭或撓撓牠的脖子,我也趁機試驗了一下:我不動聲色地朝山上走個十步左右刻意拉開距離,等到逗弄的人發現小狗沒有離開的意願時,立刻慌了手腳,感覺上這像是Q版的水鬼投胎。

  我實在捨不得牠上上下下跑這麼多冤枉路,所以後來遇到牠再要跟著人下山時(對牠來說可能下山比較省力,所以更喜歡跟著下坡的人走),我就會擋在牠前面。很難想像當一般人知道牠不是我養的狗時,百分之百會說出的傻話就是:「那你就帶牠回家嘛。」哇勒…!這是什麼餿主意?!後來遇到一位中年的太太就更誇張了,她是屬於典型的自欺欺人,她說山坡頂上有一群流浪狗,要我把小狗帶到那邊,那些大狗會照顧牠。聽得我很想問她小時候是不是發過高燒,或者最近頭部有沒有受到重擊?但總是聽聽就算了,終於深刻地體會到什麼叫做「口惠而實不至」。

  當時我一心想著得先把小狗抱回家過一晚,不過想到這麼老大年紀了還往家裡撿小動物,不禁覺得好笑又尷尬,眼看著我們家多年來的寵物禁令就要毀在這隻小狗身上。

2006年3月9日 星期四

我家也有寒玉床

 二十多年前,老爸為了心疼因為辛勞而經常腰痛的媽媽,以及不知道從哪兒聽來的消息,將結婚以來他自製的海軍老鐵框板床換成了席夢思床。我還記得大床剛搬進爸媽臥室的那個下午,整個房間立刻有股「住房升等」的神奇感。

 不曉得是因為新床品質的緣故還是父親的體貼窩心,自從換過大床後,媽媽的腰痛好像緩解了許多,但壞處是出外住宿時多了個認床的困擾。儘管我從小就有自己的房間,然而當父親在床頭添上一盞質感溫厚的黃銅閱讀燈後,不管白天或晚上,沒事我就愛趴在枕頭前看書,或是一邊撥弄著收音機、一邊聽著廣播。對於大床的布置媽媽也頗具巧思,久不久便會見到她新添購的寢具,也因為這樣,她最擔心我老愛打赤腳會把床單給弄髒,所以在晚上洗完澡前我並不是挺受歡迎的。

 真正讓我對這張床印象深刻的事情發生在高中聯考的前一晚,或許是太過焦慮了,以致於難以成眠。我記不得當時老媽是如何福至心靈的,她要我就換到大床去睡吧!沒想到不一會兒我就酣然入夢了。隨著課業逐漸加重,偶爾熬夜看書累過了頭,隔天頸子犯僵,又或遇上落枕,由於有過之前神奇的舒眠經驗,我總會找空檔摸回大床上去躺個半小時,起來時總覺得一陣輕鬆。對大床的神秘療效終於在讀《神雕俠侶》時得到了共鳴:原來這是一張能去傷解瘀的寒玉床。

 如今家裡的第三代外甥們跟外甥女回外婆家時也愛擠在大床上玩鬧,儼然它已經成為一種傳續、歸屬的象徵,像一雙永遠張開的臂膀與胸膛,延伸著來自爸媽和外公外婆的擁抱與關懷。

2006年2月9日 星期四

我的外甥二號(共有三號)

 我的外甥二號是霖霖,過去這個寒假我應姊姊之邀,幫他複習功課。這孩子從小國語就不行,現在國中了,每次考試成績最不理想的就是國文,由於下禮拜一就要開學了,我想在最後幾天得把寒假作業搞定,才不負霖媽的請託。

 昨天下午在完成功課最後的部分,有一項國文作業是尋找描寫聲音或景象的疊韻字,例如:水(汪汪)、陰(森森)、慘(兮兮)、亮(晶晶)…等,剛開始還進行得蠻順利的,等遇到某一題開頭是黑(  ),霖霖答不出來,等稍後我們上網查辭典時,他突然大笑起來...因為有一個詞叫做黑(猩猩),不巧也是個疊韻詞。

 關於他對黑猩猩特殊的「感應」或「共振」,我真不曉得該私下偷笑就算了還是告訴他老媽,先在這兒記上一筆,來日再做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