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聞不出錢的味道

昨晚家裡的熱水瓶終於宣告壽終正寢了,用了超過八年的時間,服務站的師傅說:「熱水瓶一年,相當於人類九年。」換算一下,這只大象牌熱水瓶如果是人的話,也有七、八十歲了。正巧今天趕上Nancy週年慶的最後一天,又有一款在特價,於是趕緊打了個電話請象隊工作人員留一只下來先。

等到了現場見到電話中的黃小姐,應該是這個櫃的擔當吧!真是位高手,她介紹商品的方式很有「郭董看曾馨儀的感覺」,也就是讓人「聞不出錢的味道」,但有一股深厚的家事與生活達人的說服力。確定好商品之後,另一位年輕的鄭小姐幫忙到庫房取貨和包裝,我則和黃小姐聊了起來。看得出來這檔週年慶象隊的業績相當的好,我說這應該和服務的水準有很大的關係,她很客氣說是受到大家的照顧,我說我只是來撿便宜的。

有時候對話的flow非常有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當下會冒出「我只是來撿便宜的」這句話,但講完自己都想笑,非常應景又貼切,我猜很少有人會這麼明白的自白吧!因為相談甚歡,我又請教這位黃小姐她從事專櫃銷售的時間應該有十幾、二十年了吧?想不到她露出驚訝的表情,說自己還資淺得很,我告訴她那應該是天分的緣故。

不一會兒包裝完畢,臨走前我要了一張Nancy象的名片,離開百貨公司還不到十分鐘,突然發現包裝紙上有幾滴還未凝結的血漬,原以為是被紙給割傷了,不過手上一點兒傷口也沒有,霎時柯南上身,我撥了象隊的電話,接聽的正好是鄭小姐,我問說手的傷嚴不嚴重?她很慌張的抱歉,我說我一點兒都沒有怪罪的意思,反而是因為我一副趕時間的樣子,害她急得劃破了手,只想確定一下沒事就放心了。

這可真是一次難得的購物經驗。

flora是什麼意思?

傍晚接到大姊的電話,詢問台北花博英文名稱中的flora是什麼意思。我直覺的想flora應該是某一個地區花卉群集的總稱,就像是大片森林構成的林相(闊葉林、針葉林、混合林)和整群植物形成的植被這類的統稱;不過後來查了一下才發現,原來flora的管區可不只花卉,它指的是一切的植物,也就是植物相、植被或植群,換言之,就是張開眼看得到的一切花草植物的總稱。

所以在台北花博裡面,不但可以賞花,還可以觀葉,而且還有各種氣候、地理區的植物展示,這樣才配稱flora exposition這個稱號。

2010年10月16日 星期六

倪亞達真是台灣的驕傲

 這陣子老媽迷上看台視的一個影集叫做倪亞達,跟著看了一會兒發現真是部好片,原來這部「冰淇淋汽水」風格的影片有個很了不起的導演曹瑞原,還有一個超級可愛的小男孩梁智瑜飾演倪亞達,演技自然得只能說渾然天成。

 為了不讓老媽每個禮拜癡癡的等,於是我在圖書館找到了已經絕版的「倪亞達黑白切」,說實在,封面的感覺很像是我們小時候所讀過「淘氣的尼古拉」,我自己翻了幾則,不得了,我幾乎確定作者袁哲生一定看過尼古拉,尤其在描寫某些童趣的爆點,倪亞達跟尼古拉還有小王子簡直就像是同一個小男孩的三種分身。

 底下這則是我在圖書館回家的路上翻到的,一邊看、一邊笑,應該嚇壞了不少路人。這篇的寫法是先引述一段世界搜奇的歷史或軼事(事實上,是一段偽史),然後附上倪亞達的心得。通常「阿達的心得」走的都是歪打正著的笑點路線,跟侯文詠的「頑皮故事集」或張大春的「大頭春生活週記」類似的地方都是大人模擬小孩的口吻所寫出來的。

愛心受傷了
出處:世界搜奇

  住在法國奧特比利耶魯的波客龍,因為常常行竊,屢次被捕。當他最後一次被捕時,法官判他絞刑,但是假使行刑前有哪位女士願意跟他結婚做為他的身分保證人的話,就可以暫緩執行。

  執行死刑的當天,執行官宣布緩刑的條件,旁觀的人群中一位跛腳的女士站了出來,回應執行官說:

  「我父母雙亡,也沒有兄弟姊妹,只要那個男子答應的話,我願意和他成婚,並且當他的身分保證人。」

  這無疑是件好事,觀看的群眾也都以誠摯的心情祝福他們,然而世事難預料。

  波客龍望著那位跛腳的女士半天,不久就向死刑執行官說:

  「要我跟那麼醜的女子結婚,我寧可上絞刑台。」

  全場觀看的民眾都嚇傻了,大家驚呼:「哪有這款代誌!」

  因此,在一二三四年,波客龍心甘情願的在萊姆的絞刑台受死。而在眾目睽睽下出醜的女士,覺得人生毫無價值,不久便自殺了。

☆阿達的心得★

  這個女的實在太可憐了,不過她的心情我很了解。

  有一次,在公車上,有一群愛心義工帶領了很多個智障兒童去郊遊,到了植物園的時候,他們要下車了,大家都看著他們很有秩序的下車。突然,在他們下完車後,坐在我旁邊的老先生竟然叫我下車,他以為我是那群智障小孩之一,更過分的是,他還推開車窗,叫那群義工大姊姊等一下,他大叫說:
  「等一等,車上還有一個啊!」

  他一說完,公車司機立刻就把車門打開,大家用萬分期待的眼神想要目送我下車。

  那個時候,我也覺得心靈受到創傷了,差一點就要跳車自殺了。後來,公車經過動物園的時候,我很想向身旁那位老先生說:
  「你家到了,快下車吧!」可是我怕被K,所以只有想一想而已。

  還有一次,班上要演「白雪公主與七矮人」,我想我一定會被派去演七矮人的其中一個,沒想到大家都說我不夠高,我只分配到飾演「蘑菇」而已,那是我第二次想自殺的時候。

  真是令人不屑!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問題裡的主人翁:語法大戰語用

英文的疑問詞當中,常見的 5WH 分別是:Who, What, When, Where, Why 和 How,在學習的過程中,疑問詞後面所接的當然是疑問句,例如:

1. When do you leave for work? (Around 8:00.)

2. Where do you live? (We live in a suburb of Taipei.

3. Why did you say that? (Because I was angry then.)

4. How do they go to school? (They go to school on foot.)

因為這種句型的一致性,在遇到 Who 跟 What 的問句時,近乎反射的也會想以類比的方式套用相同的模組:

5. Who do you love? (We love Dr. Seuss.)

6. What do you want? (I want a cheeseburger.)

看到疑問詞後面一個個對仗整齊的問句,似乎更能認定語句的工整與正確。

不過When(問時間), Where(問地方), Why(問原因), How(問方法)等都是疑問副詞;而Who(問人)跟What(問事物)卻是疑問代名詞,所以後者除了可以當動作的受詞(例句5、6的模式)外,也可以當問題的主角,直接作為主詞詢問:

7. Who is your teacher this year? (Mr. Wang is our teacher this year.)

8. Who knows him? (My boss knows him.)

9. Who will come to the dinner tonight? (Tom and his family.)

10. What is there on the table? (A pile of newspapers are on the table.)

11. What has become of you? (A working mom.)

12. What made you think so? (My lousy childhood.)

13. What happened? (Something you wouldn't believe.)

疑問代名詞和疑問副詞的差異,是語法上句構的分別;但 5WH 卻是語用上的歸類,之所以難分難解,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對於語言我們有很強烈的功能導向,情不自禁的會去化約通則以求省力,也難怪許多語法上的錯誤往往是「過度演繹」、「偏執使用」的結果。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述句與問題

怎麼去判定一個英文句子是直述句還是問題呢?如果只看局部的話,有可能分得清嗎?如果可能的話,關鍵是在哪一個部分呢?

上次談到剛開始學英文時,最常碰到一些嚇人的詞彙,明明就是一拍、兩拍,偏要說成是單音節、雙音節。同樣的,明明是主角,偏要說成是「主詞」;明明是動作,偏要管它叫「動詞」。先來看底下這幾個句子:

They are laughing.

Jordan plays basketball well.

Liz goes 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

The lady over there is Rose.

She will be here in no time.

Tom and his family had lived in Japan for three years.

Martha is a nurse.


在完整閱讀整個句子之前,如果能先對主詞和動詞的相對位置有一些敏感度,這樣當句子變長、變複雜時,也不會亂了章法。最方便練習敏感度的方式就是語調:

they are ... .

we did ... .

she is ... .

it was ... .

he does ... .

you had ... .

上述這幾個「主詞+動詞」的組合,都是直述句的結構,聲調是往下降的;當把兩者位置調換後,很自然的就形成了發問的模式,聲調就要往上揚:

are they ... ?

did we ... ?

is she ... ?

was it ... ?

does he ... ?

had you ... ?

本篇開頭提到的關鍵部分,其實就在主詞和動詞的相對位置。當然,由於過度訓練的緣故,要將直述句變更成Yes-No問句,幾乎是反射動作,如果是強調狀態的句子,直接將be動詞移到句首就可以了:

They are students. → Are they students?

She is happy.  → Is she happy?

It was hot yesterday. → Was it hot yesterday?

如果是描述動作的句子,則需要用到助動詞

We went to the same school.  →  Did we go to the same school? Yes, we did.

He finishes everything in his plate. → Does he finish everything in his plate? Yes, he does.

We will have a party tonight. → Will we have a party tonight? Yes, we will.

好!對於直述句的主詞、動詞順序(it is、she does、we were、you did、they are...)和問題的主、動詞順序(is it、does she、were we、did you、are they...)應該多增加了一些敏感度。現在來看看一些隱含有疑問性質的直述句時,很容易造成混淆的幾個例子:

1. 你知道他住在哪裡嗎?     Do you know where does he live?

2. 你們確定他們為什麼都在大笑嗎? Are they sure why are they laughing?

3. 他想不起來她的名字叫什麼了嗎? Can't he remember what is her name?

4. 我們在想Charles何時才到。  We are wondering when will Charles arrive?

5. 我懷疑Tom在日本住了多久。  I doubt how long has Tom lived in Japan?

其中第4、5句的錯誤最明顯,因為它們不是問題,所以不應該出現「will Charles」或「has Tome」這種問題的主、動詞排列序,畫線部分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4a. We are wondering when Charles will arrive

5a. I doubt how long Tom has lived in Japan.

而第1、2、3句的錯誤則在於問題在句首前三個字就已經問完了,後面畫線的部分應該是明確的形容,而不是發問,因此不應該出現「does he」、「are they」或「is her name」這種主、動詞排序,畫線部分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1a. Do you know where he lives?

2a. Are they sure why they are laughing?

3a. Can't he remember what her name is?

一旦對於主、動詞的位置有了一定的敏感度,再迂迴的間接問句也不會倒錯,試著修改底下這句翻譯中的錯誤:

6. 告訴我那邊那位女士是誰。Tell me who is that lady over there

Tell me who that lady over there is.


答對了嗎?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母原音、字母音、拍子與音節

剛開始學英文的時候,仗著對聲音的敏感度,不明就裡也記了為數不少的單字。等後來到了默示法教英文時,才知道原來從前的學習是見樹不見林的bottom-up歷程,悶著頭一個字、一個字的硬記。

在英文26個字母中,有五個代表母音的字母:AEIOU,有趣的是,我們學英文時是先從26個字母朗朗上口開始,因此字形與字母音的連結非常強;然而,這五個字母在其所組成的單字中,最常見的發音卻不是字母音,而是所謂的「母原音」,大多數的英文單字其實是照著母原音的發音,例如:

Aapple, cat, lag, happy,它們的發音是kk音標中的「蝴蝶音」/æ/

Eget, pet, tremor, ten…,它們是kk音標中的「倒3」短音 /ɛ/

Isit, tip, skim, finger…kk音標中的短音 /ɪ/

Onot, box, stop, competent…kk音標中的開口音 /ɑ/

Ucup, must, stump, subtlekk音標中的「倒V/ʌ/

另外,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單字才會照著字母來發音,比方說像是在字尾有所謂’silent E’的單字,也就是不發音的尾音E,這時就很可能讀做字母音,例如:

Acake, innate

Erecede, impede

Iprice, wise

Onose, home

Upuke, refuse

當遇到全然陌生的生字時,最可能的發音取向就是母原音,如果有上述字母音的線索(字尾是silent E)的話,則發成字母音,如此兩個基準就可以大大提高發音的正確率。

另外,在剛開始學英文時,也會聽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詞彙,比方說「音節」。所謂一個音節就是一拍,單音節的單字只唸一拍,N音節的單字就要唸N拍,因此有了抑揚頓挫的輕重音。

在介紹多音節和輕重音之前,先要說明英文和中文不同,中文是一字一音,但英文卻不是一個母音字母(a, e, i, o, u)就一拍,而要有「母音合作」的概念。這裡說得有點兒玄了,不如舉幾個一起合作的母音吧。底下這五組單字都發成字母音,但在組成上卻是由兩個到四個字母合力完成的(合作的母音以粗體字加底線表示):

Asay, eight

Eteach, key

Inight, eye

Oknow, though

Ucue, you

現在回頭來談多音節單字,這時候國語裡頭四聲的概念就變得很有用,因為重音節的發音通常都是一聲或四聲,不信的話現在立刻試試:

1. cheers

2. language

3. English

4. magnificent

除了分辨重音節母音外,更要緊的是輕節母音的發音,從上述的2, 3, 4例子中可以看出輕音節母音不外乎就是發 /ə/ /ɪ/ 這兩個輕音,而且經常可以通用無礙。因此只要掌握住重音節母音的發音,輕音節只要二選一就可以輕鬆的在閱讀過程中正確讀出沒見過的生字。

在發現這麼簡單的發音規則後,立刻改善的就是對自己發音的自信,在透過不斷的自我回饋校正,又有更大的改善。很納悶的是:像「原母音」和「輕音節母音二選一」這麼關鍵又簡單的眉角,從小到大沒有一個老師提出來,這些credits真的都要歸給Silent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