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6日 星期日

滾石不生苔

 晚上三姨一家來家裡同聚,這個月他們夫妻倆從大陸回台,剛巧碰上三姨過生日,所以順便一塊兒慶生。

 我其實一直都不太知道別人是怎麼看我的,所以按照neuropsychology的說法,我的mirror neuron應該很不發達,不過今晚倒還蠻像電影「駭客任務」裡頭那段Neo跟Oracle的對話。飯後我姨父跟我小聊了一陣,談到我的新工作,他除了肯定那個單位之外,也提到他對工作的看法,某個程度我想他回答了我許多問題,原本可能成為breakdown的因素,這下子卻成為breakthrough的因緣了。

 這種久違的「熱血」感覺,立刻使我想起教育心理學裡所導論於希臘神話的Pygmalion Effect,原來我們都有可能活出被期待的樣式,只可惜之前大概拒絕期待太久了。這是好久以來第一次又從長輩那兒收到的期待,不巧的是它跟我內裡的自我期許不謀而合,於是乎也免除了原本擔心一相情願的憂慮。

 其實被期待的感覺還是挺好的,或許是因為老到足以過完第二個青春期,mirror neuron終於開始作用了,這應該也算得上是替社會化找到生理的基礎吧!

2006年11月19日 星期日

脫本演出後的無限空間

 這個月初參加了兩場聚餐,一直有些想法就擱在心裡,當然一些綱要也擺在這裡,放著放著時間竟然到了十一月底了,雖然明天一早還要上課、上班,但抵不過心裡那股想要完稿的感覺。

 頭一晚聚餐是跟去年陽明的學弟、妹們的火鍋會,除了相熟的七、八位之外,還有一個超酷的學妹,她曾經當了五年的國中生物老師;而我很要好的學弟的太太當晚也來了,她目前是某高三的英文老師兼班導,由於這位英文老師不但氣質好,而且長得超像許慧欣的,可想而知學生幾乎都爬到她頭上去了。

 那位生物老師舉止行事向來就是一個酷字(當晚她的一身勁裝是全罩式安全帽、白色鋪棉外套和高筒靴,感覺上是個飛車殺手,)她說起跟這種半大不小的中學生相處之道就是不能讓他們摸清你的反應。這話說得容易,但要能跳脫社會劇本,在被學生晃點之後而不動怒,確實相當不容易。她說到一個例子就是愚人節當天她進教室時發現空無一人,全班學生換教室讓她找不到;不過老師也不是省油的燈,她早就想到學生怎會輕易放過愚人節這個機會?!於是早就帶上一份考卷,在找到學生藏身的教室之後,立刻發下臨時考考卷,並且提高所佔成績比例,而不是只會束手無策地在學生面前發脾氣或生悶氣。

 隔天晚上又有一場柯老師的慶生聚餐。我跟過去在信誼認識的同事PJ(她也是柯老師的學生)約著在捷運站會合後再一塊兒去餐廳。有趣的是原本約好的時間跟地點都因為後來的突發狀況而改變了,於是乎兩人就在變更時間與地點這兩個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展開了複雜的心理調適狀況。

 在等待的過程中,不禁開始出現受害者意識,首先心裡響起:「我可是搭計程車趕來的耶!既然到了約定的時間人卻到不了,不是白浪費車錢嗎?」

 不過後來我也想到在上計程車沒多久,我就Call PJ,告訴她我這兒雖然買好了禮物,但忘了卡片,得靠她去張羅。當時PJ就說要我別搭計程車,因為她沒法準時下班,所以不要浪費車錢。

 好不容易又 捱了15分鐘,再聯絡時PJ竟然要我換到相約地點的上一站,因為載她去捷運站的同事離時出狀況,只好請她提早下車。我一聽到又很火大,心裡一直繞著「守時」這個品格,於是乎怒氣也漸漸成為一種說詞嚴整的指控,並且還很戲劇性地盤算著等下PJ來的時候,就把給壽星的禮物交給她,然後撂話:「你自己去吧!我沒那個興致再去給誰慶生了。」

 好在這種悲壯與戲劇性的畫面究竟只是想想而已。突然之間我想通了一件事就是:難道真的要為了這些瑣碎的原因所造成30分鐘的不爽,而破壞整晚三、四個小時的歡樂!這裡頭有一段極其弔詭的制約反應就是:因為你遲到,所以我必須要生氣。

 在經過這樣的心理歷程轉變以及看到前一天生物老師與英文老師所詮釋的世界,突然間發現到許多時候我們都被自己心中某些「不假思索」的念頭或反應模式給鎖住了,原來脫稿演出才可能找到更寬廣的天地。如果你從來沒有針對一貫的條件或狀況有不同的反應的話,也許該想想怎麼樣在生活中找條不一樣的路徑,說不定就讓你找著所謂的「高遠之路」喔。

2006年11月15日 星期三

成雙的力量:飲食與文化

 剛剛在回一位朋友的email時,用上了「筷子」這個比喻,因為意猶未竟,所以又轉來自說自話一番。

 早在上國小前就聽過折筷子的寓言,後來在國語課本裡又重新讀到那位有七個兒子的老農夫,在他臨死之前竟然還有閒情逸致要兒子們體會團結力量大的教訓,因為家裡的筷子都折光了,所以後來就發展出壽司、飯團以及抓飯等多元的飲食形態。不過自從老農夫死後,一根和兩根筷子也跟著被污名化,因為至少得要三(人)才能成眾,一雙與一把的勝負已然相當明顯。

 然而回想當第一個中國人開始使用筷子時,木枝是非常容易取得的質材,如果三支或四支筷子比兩支還來得好用的話,今天我們就不會只用一雙筷子了。筷子當然可以用「支」來形容,但通常這樣說的時候所表達出來的是某種強調個別而非一體的概念。例如,我們會說:「這兩支筷子一長一短,根本湊不成一雙。」

 很可惜兩性關係專家忘了從飲食中看男女,筷子只有在成雙時才能合作到極致,尤其是彼此都能以對方為支點而施力,像在搛鵪鶉蛋或貢丸時,在數十分之一秒的瞬間支點的所在就換過好幾次;所有手腕及手指的力道與位置,以及因本體感覺(kinetic)回饋所做出的支點轉換而重新配置,很難想像人對於器具的操作能夠到達如此完美般的境界。

 就因為成雙才能「互為支點」,於是乎單支、三支甚至四支筷子的使用法都敗下陣來。這就是從飲食中看見中國人一夫一妻制的由來。

2006年11月9日 星期四

巨星的誕生:從眼順開始

 晚上掛著MP3隨身聽跑步時,聽著從Foxy抓下來的快歌,運動時我習慣將音樂開得高兩格,這樣似乎比較容易跟得上節奏,也比較不覺得悶或累。

 不一會兒蔡依林的「舞孃」進來了,接著是「馬德里不思議」和「單身公害」,突然發現近來看到蔡依林的各樣演出,竟然已經到達「眼順」的境界。很久沒有看到有哪個台灣的藝人「變身」成功的了,尤其大多數的偶像藝人都是按著天擇法則被汰換掉,逆勢操作的結果是在精進的過程中,整個人的氣質也大大改變了。

 按照完形心理學的理論,「眼順」的轉變應該是「正確路線」的最佳指標。對於專業人士,尤其藝人更為明顯,只要一站出來就予人氣宇軒昂、有板有眼的感覺,事業要不起飛也難。Harrison Ford, Tom Cruise, Julia Roberts, Nicole Kidman, 梁朝偉、葉倩文、張清芳、林憶蓮、任賢齊、 蕭亞軒或王建民等等都有過一次或幾次令人驚豔的蛻變,關鍵的內在轉化成功,除了穩住原本的支持者外,也因為由內而外所散發出來的氣質,說服更多的人重新接受,這就是眼順的威力。

 另一個與Jolin完全相反的例子就是接手吳彥祖男士洗面乳廣告的余文樂了,比起在「無間道」跟「一碌蔗」裡頭的模樣,只能說這小子一定好幾天沒讀書了,雖然沒開口不曉得是不是言語無味,不過在與從前相較之下,很明顯的面目真的變為可憎,非但談不上眼順,連順眼都有問題。

 與眼順的近似詞不是好看而是耐看,但稍有不同的是前者的habituation時間被識別(recognize)過程所取代,因此RT顯著地縮短,並且在一認出後會立即產生長效的好感。以上應該可以當做眼順的操作型定義了。

2006年11月8日 星期三

不忮不求、自得其義,文如其人的好書

 這本書是我碩士班的指導教授柯華葳老師所寫的,她是我遇見過最樸實又深厚並且是全方位的學者,尤為難得的是認識柯老師15年了,長年的相處她始終讓人感到如沐春風。

 1990年代初期,老牌影星奧黛麗赫本與英國黛安娜王妃正活躍於他們的慈善志業,兩人都屬於著手成春型的天生公益人,當年去中正唸書時,初次見到柯老師便想起這兩位女士,覺得她如果不是世界展望會海外部的秘書的話,就一定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特派員。憑著對電影及名人的喜好,竟然就這樣跟著她做起了論文。

 為了證明柯老師擁有將學術研究轉化為生活常識這般舉重若輕的能力,只好抬出她的堂哥,也就是柯一正導演,這一家人都是說故事高手。我所認識的柯老師大概是最不會行銷自己卻擁有硬底子功力與閱歷的人,所以在這邊要講兩個關於她的小故事。

 早在中正大學剛在嘉義建校時期,當時雲、嘉一帶家有特殊孩童的父母,也不知道從哪兒打聽到的消息,偶爾就會看到陌生面孔的家長抱著小孩坐在柯老師的研究室裡,在當年極度缺乏支持團體的環境下,要獲得特殊兒童的教養資訊確實不易,能找上門的柯老師總願意花很長的時間去聆聽與建議,相信對那些上門求助的家長而言,除了知識上的解惑之外,更大的安慰是被友善的接納與認真的對待。

 近年來橫跨學術與出版兩棲的教授作者越來越多了,有些甚至不惜荒廢研究或教學,一心一意靠著走媒體路線竄紅絢爛,也正是在這樣的風氣下,更襯托出柯Sir不忮不求的可貴;光以她在擔任台灣閱讀協會(一個國際性的閱讀協會)理事長期間,對於抵抗來自中國大陸各樣的打壓與企圖想將台灣協會矮化納歸於中國協會之下所做出的種種努力,就足以在許多媒體上露出,但她一貫的低調使得這類的故事只有她極為少數的學生碰巧在她心力交疲的時候才聽得到。

 當新書出版的速度越來越讓人目不暇給,我選書的原則也反璞歸真,文如其人的誠懇醞釀遠勝過誇誇其談的行銷吹噓,誠心地推薦這本安靜的閱讀推廣者的作品。畢竟閱讀是要閉上嘴巴才好進行的,成天將自己如何上山下海去推廣閱讀掛在嘴邊兒的人,極有可能根本靜不下心也讀不了書。

 最後還是要緬懷當年在柯老師的指導下,對比喻所做的研究。閱讀力困難的所在就跟張三丰在教張無忌學太極劍一樣,必須達到心存劍意而無滯劍招的地步,才算領悟整套劍法;而閱讀的重點就在自得其義,無論是拼字或phrasing等各樣的招數,為了避免以文害辭,最好能夠過目即忘。

【簡介】(以下文字摘自天下雜誌網站)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讓孩子閱讀?小孩就是坐不下來,沒有興趣閱讀,怎麼辦?學校功課很多,找不到時間閱讀,怎麼 辦?

 大部分父母以為閱讀是「天生就會」,卻不知小學三年級之前,孩子若沒有養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將終身與閱讀無緣。如何有系統的幫助孩子「閱讀」,推薦您柯華葳老師的《教出閱讀力》。

 閱讀是一技之長,書是一生的伴侶。若能從小培養孩子讀的習慣,我們就給了孩子一個終生受用最好的禮物。
================================================

  你知道孩子數學不好,不是因為不了解數學概念,而是因為「看不懂」數學題目嗎?閱讀能力是所有學習能力的基礎,在學好英文、數學、科學之前,最重要的一堂課是「學會閱讀」:讀懂內容,也能讀出自己的見解。

  培養孩子堅實的閱讀力,絕不是指靠父母講故事的熱情就能達成,也不是靠學校衝業績比讀書數量就能見效。歐美重視閱讀的先進國家,是以有系統與理論的閱讀策略作為基礎,讓孩子穩穩的「學好閱讀」。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柯華葳,長期擔任台灣閱讀協會理事長,以她深入參與國內外閱讀運動的經驗和理論基礎,完成國內第一本符合國情的「閱讀力」學習聖經,提供系統化的方法與步驟,引導父母和教師、有效提升孩子的閱讀力,精進孩童的學習與思考。

  本書由「為什麼要閱讀?」、「閱讀要學的能力是什麼?」開始介紹,希望父母適性引導每個孩子閱讀的樂趣。同時介紹親子共讀時,實用的閱讀和觀察方法,依章節進階說明,並以具體的文章故事為例,示範好玩的閱讀策略,也提供評估閱讀能力的表格,讓親子一起享受日日進步的成就感。

  書中穿插老師回答家長常問的問題,例如:什麼時候要開始讓小孩閱讀?讀給嬰兒聽,他聽得懂嗎?書店好多書,要怎麼買書呢?聽故事錄音帶好不好?作者以研究大腦認知的專業,以及推廣閱讀的興趣,寫出涵蓋閱讀學習的理論基礎以及閱讀策略的精彩好書。對於想要帶領推廣閱讀的老師、或喜歡親子閱讀的家長乃至想要了解「閱讀是怎麼一回事」的您來說,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首選。

【目錄】

前 言 萬事起頭難,但是不能等
第一章 學習閱讀的基礎
第二章 學校語言
第三章 閱讀是一個歷程
第四章 閱讀的發展
第五章 打開書
第六章 讀故事
第七章 認字閱讀
第八章 路邊都是字
第九章 讀內容說故事
第十章 增進理解
第十一 閱讀是工具

  • 作者:柯華葳。美國華盛頓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目前任教於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兼所長、中央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曾任台灣閱讀協會理事長。長期研究閱讀能力與識字歷程,多年來在兒童語文學習的研究著力很深,著有《華語文能力測驗》、《童書久久》等書,譯有《踏出閱讀 的第一步》、《我會愛》…等。曾任美國哈佛大學,匹茲堡大學訪問學者,中正大學心理系教授兼系主任,政大幼教所教授…等。

2006年11月6日 星期一

由這小孩創造出來的多重角色

 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反對我們對孩子最公平的要求就是在這個年紀,他們只要做好三件事:look cute, laugh a lot and be hugger-friendly就算得上是見過世面的乖小孩了。

 這三件事當年的駿駿都做到了,而且就算他做不到也不要緊,畢竟在他兩歲之前一直過著獨領風騷的日子。這小子在我大三升大四的暑假裡出生,當時家裡已經有十幾年沒小孩了,因為駿駿的到來,每個人都多了一個或數個角色,也就是打從他出生起,所有人對我的稱呼(包括自稱)也跟著改成了舅舅。

 在相片中,我那向來掛著令人望之儼然神情的老爸,一見到駿駿也只有繳械,口愛跟親情真的是無堅不摧啊。

2006年11月3日 星期五

拖著不去做,連膽子都變小了

 今天一早下了課就趕去懷恩洗牙,距離上回定期保健已誤點超過半年了。果然一見到我的醫生就只能心虛地微笑,有種受審前就被識破的尷尬。

 照例他會先問有沒有哪顆牙齒會痛或不舒服什麼的,這時當然要一個勁兒地粉飾太平:「沒有,都很好。」然後他開始檢查,如果看到可疑的斑點或類似蛀牙的徵兆的話,他又可以跟你討論好一陣子,順帶機會教育做些口腔衛教,當然我總是說:你看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吧!

 沒發現問題後不一會兒,熟悉的超音波就響起。累積了一年多的牙結石真的很可觀,在過程中每當漱口時我自己都覺得:「怎麼這麼髒啊!實在很不好意思。」

 前幾年維持著每半年洗牙一次的頻率時,因為熟悉超音波清潔的聲音與感覺,所以還能接受;這次隔得久了,熟悉感消失連帶地膽子也變小了,一聽到牙科醫療器械的聲音,不由自主就會預期接著而來的疼痛感,雖然超音波洗牙的確會帶來酸痛,但比起「清瘡」蛀牙時鑽牙的痛要輕微得多了。直到快完成時我才適應不去害怕超音波的聲音與它造成的酸痛感。

 我固定約診的這位呂醫師,每次在使用超音波清理完畢後,還會很仔細地用醫療級電動牙刷把齒面上的stains打磨乾淨,由於這個步驟一點兒也不痛,再加上我特別喜歡助磨劑的味道,除了預告整個過程即將結束外,也發現好的醫生在處理每顆牙齒時就像對待藝術品般的細心。

 結束時我還跟醫生小聊了一陣來掩飾開場時的尷尬,然後有如發毒誓般的心情告訴他說:「下次我一定會準時的。」

2006年11月1日 星期三

給中時廣編稿記者的一封信(a.k.a. 永和紅軍奇遇記)

 
 一直都很受不了許多東西只要過個橋--從台北市到了台北縣,服務的行情跟店員的表情就明顯低落許多,關於這一點,我陸續曾向Sogo百貨、摩斯漢堡、台灣銀行、麥當勞、中央圖書館還有其他難以一一細數的公關客服部門提出過的大哉問,總是得到心口不一的官方說法:「我們不可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想不到今天連個賣螃蟹的也來參一腳。

楊先生您好:

 之所以會寫這封email給您,主要是因為您在今年四月19日曾於中時美食通上介紹過「紅蟹將軍」,當時應景的張力話題是來自台中的高檔海鮮店搶攻傳統高雄港都海鮮餐飲市場。對於「紅」在全台各地連鎖店均採單一定價的規格,確實讓人對它的食材與服務有著超越地域的期待,換言之,並不需要因為所在地區不同而擔心品質會有所差異。

 今日(11/1/06)適逢「紅蟹將軍」永和店首賣,在它的網站上除了新開張的促銷訊息外,也將您四月份的那篇報導擺在網頁頭條,讀後我即選定它今晚家庭聚餐,無奈這正是一切慘劇的開始。依照定位時間我們準時到達,然而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六個人的位子竟被拆成兩桌,原因無他,只因「紅」在永和店的Layout沒有六人座的格局,但店家卻不願在接受訂位時說明,這種欺瞞的行徑足見心術不正。經過我們抗議,店員才將我們又帶往地下室改換大一點的桌子。

 剛一下樓梯,就傳來刺鼻的漂白水味,不曉得是清潔專業不足,或者只想將客人的食慾破壞殆盡,而取用鍋物的冰櫃也才只零零落落地陳列著幾樣尋常的食材,與樓上主店面的感覺天差地別。接著又遇到地下室店員一再堅稱在她的服務範圍內,所有位子都已被定滿,我們哪兒都坐不得!而在樓上的店長和負責接受訂位的人員,從頭到尾都龜縮著不敢出面解決自己惹出來的問題。

 就在我們希望能協調出一張像樣的餐桌時,又發生隔壁桌的客人咆哮的情事,整趟「紅軍行」非但沒吃到楊先生您筆下的美食珍饌,連DM上的食材都沒見著;自始至終,「永和紅軍」所能拿出最有誠意的補救桌席竟然是在一張樓梯間肩挨著肩、膝靠著膝的蹩腳五人小桌再外加一張椅子,對此,我們一行人只有悻悻然離開。

 由於楊先生您的文章目前還Po在該店「媒體推薦」的頭條位置(http://www.kingcrab.com.tw/page3.htm),雖然您在寫這篇報導時並非針對「永和紅軍」,但讀者如我者在得知「紅」的消息後,無疑的最後還是因為您文章的加持,成為消費選擇上的定心丸。囿於「紅」的網頁上並未提供客服電話,不情之請想託楊先生您向「紅」的公關部門轉達,同時也希望透過改進、正常化管理,才不至教消費者負面情緒的後座力損及楊先生您文章的公信力與個人形象。在此希望您能向「紅」代轉以下兩點:

 首先,既然「紅蟹將軍」採用全台單一定價,對於加盟店的服務品質就必須有及格的管控,不然一次倒胃的消費經驗不僅會將「永和紅軍」列入拒絕往來戶,也必損及對其他「紅軍」的觀感;再者,既然全台「紅」的消費者都付同樣的價錢,在對待不同區域的顧客就不能有地域上的差異,不能夠在台北市開業是一種服務行情,只不過隔座橋到了台北縣了就換成另一付嘴臉,這絕對不是從事服務業者應有的心態。耑此,順頌

梓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