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學英文的時候,仗著對聲音的敏感度,不明就裡也記了為數不少的單字。等後來到了默示法教英文時,才知道原來從前的學習是見樹不見林的bottom-up歷程,悶著頭一個字、一個字的硬記。
在英文26個字母中,有五個代表母音的字母:A、E、I、O、U,有趣的是,我們學英文時是先從26個字母朗朗上口開始,因此字形與字母音的連結非常強;然而,這五個字母在其所組成的單字中,最常見的發音卻不是字母音,而是所謂的「母原音」,大多數的英文單字其實是照著母原音的發音,例如:
A:apple, cat, lag, happy…,它們的發音是kk音標中的「蝴蝶音」/æ/;
E:get, pet, tremor, ten…,它們是kk音標中的「倒3」短音 /ɛ/;
I:sit, tip, skim, finger…,kk音標中的短音 /ɪ/;
O:not, box, stop, competent…,kk音標中的開口音 /ɑ/;
U:cup, must, stump, subtle…,kk音標中的「倒V」/ʌ/。
另外,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單字才會照著字母來發音,比方說像是在字尾有所謂’silent E’的單字,也就是不發音的尾音E,這時就很可能讀做字母音,例如:
A:cake, innate
E:recede, impede
I:price, wise
O:nose, home
U:puke, refuse
當遇到全然陌生的生字時,最可能的發音取向就是母原音,如果有上述字母音的線索(字尾是silent E)的話,則發成字母音,如此兩個基準就可以大大提高發音的正確率。
另外,在剛開始學英文時,也會聽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詞彙,比方說「音節」。所謂一個音節就是一拍,單音節的單字只唸一拍,N音節的單字就要唸N拍,因此有了抑揚頓挫的輕重音。
在介紹多音節和輕重音之前,先要說明英文和中文不同,中文是一字一音,但英文卻不是一個母音字母(a, e, i, o, u)就一拍,而要有「母音合作」的概念。這裡說得有點兒玄了,不如舉幾個一起合作的母音吧。底下這五組單字都發成字母音,但在組成上卻是由兩個到四個字母合力完成的(合作的母音以粗體字加底線表示):
A:say, eight
E:teach, key
I:night, eye
O:know, though
U:cue, you
現在回頭來談多音節單字,這時候國語裡頭四聲的概念就變得很有用,因為重音節的發音通常都是一聲或四聲,不信的話現在立刻試試:
1. cheers
2. language
3. English
4. magnificent
除了分辨重音節母音外,更要緊的是輕節母音的發音,從上述的2, 3, 4例子中可以看出輕音節母音不外乎就是發 /ə/ 和 /ɪ/ 這兩個輕音,而且經常可以通用無礙。因此只要掌握住重音節母音的發音,輕音節只要二選一就可以輕鬆的在閱讀過程中正確讀出沒見過的生字。
在發現這麼簡單的發音規則後,立刻改善的就是對自己發音的自信,在透過不斷的自我回饋校正,又有更大的改善。很納悶的是:像「原母音」和「輕音節母音二選一」這麼關鍵又簡單的眉角,從小到大沒有一個老師提出來,這些credits真的都要歸給Silent Wa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