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安邦新邨:第八部,Farewell to 安邦新邨

 搬家後一個禮拜,六月29號早上,雖然當時正在跟僵屍苦戰,不過想到村子裡最近變化很大,還是又回去拍了幾張照片留念。

 一進村口,剛好遇到村長蔡伯伯、蔡媽媽以及程媽媽,另外還有程媽媽的妹妹任阿姨,後來我才發現還真是趕得巧,任阿姨正是老爸當年上班時最滿意的打字小姐,由於他的字筆畫簡略、字跡又草,但這位任阿姨總能正確無誤的讀出。
 對於她有種久聞其名終於見面的驚喜,她則感嘆遇見故人之子,可以說是雙倍的值得。


 今天正好是程媽媽搬家的日子,姊妹倆在家門口留下這張珍貴的照片,說好等將來改建完畢時,在新家門口還要再拍一張。


 程媽媽是個很仔細的人,家裡人口簡單,所以房子一直沒有加蓋或重新裝潢過。
 這就是36年前安邦蓋好時原本的浴缸,不過水龍頭倒是換過了。


 廚房也是當年原封不動的設計。


 所有的金屬都是待價而沽,這是被資源回收商切完貨的樣子。


 雖然是例行的程序,不過大門上貼上的「封條」還是給人奇異又負面的感覺,不由得會有「抄家」的聯想。


 蓄勢待發的搬家車。


 再看一個鋁門窗跟鐵欄杆被回收之後的模樣。


 從房屋的原形,不難想像人類的祖先果然是穴居動物。


 這是我們家,在拆掉了欄杆跟鋁門窗後的樣子。

WWZ:終於打完了

應ChianMing的好朋友(很有名聲的一家出版公司的一位很棒的編輯)邀請,在完全不知道天高地厚以及僵屍有多可怕的情形下試譯了幾頁,後來又在財迷心竅的情況下答應接下本書的翻譯。


這是九月7號譯完書末致謝部分後,房間的模樣。


時間是晚上的九點24分。


自從六月22號搬到新家以後,一直來不及拆封整理的兩個箱子,在隔壁還有30箱。


還好九月5號起老媽外出旅遊八天,這是一整天都沒洗的碗,也還好有前一天跟GuoYou聚餐所帶回來打包的義大利麵。

2008年8月13日 星期三

一加一大於二的喜悅:Xander哥哥和Zara妹妹

 Yvette這個月生下一個女娃娃Zara,加上現在已經兩歲半的Xander,母子女三人名字的字首合在一塊兒正好是XYZ,這當然是老爸Eric搞出來的名堂。

 看起來Xander對於妹妹的接受度非常高,而且已經頗有小哥哥的架勢。不過在看過Harry跟Tiffany的相處情形後,我的感想是還是趁早拍些兄友妹恭的相片,這樣的鏡頭可是稍縱即逝、一去不復返的。

 可愛的小孩,Xander1(注意腳上的拖鞋):


 可愛的小孩,Xander2:


 可愛的小孩,Xander3:


 可愛的哥哥Xander抱著可愛的妹妹Zara1(注意腳上沒有拖鞋):


 可愛的哥哥Xander抱著可愛的妹妹Zara2:


 可愛的哥哥Xander親著可愛的妹妹Zara,真的可愛到難以形容了:

2008年8月11日 星期一

通用人稱代名詞:有人妻沒人夫

 前兩天跟Alec講電話時,他突然問起阿強的兒子叫什麼名字?

 這真的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除了即將邁入「不惑之年」記性變得很差之外,而且之前強嫂因為改名的緣故,一個人就用掉兩個Quotas,如果還硬要我記住小朋友的名字,感覺好像有額外加班的不甘。

 後來乾脆用賴皮的方式,直接以「許小強」混過,像我也老記不得Alec女兒的名字,好像是叫TY吧!這麼些年我也老是用「妹妹」混充。

 如果不記得男性友人另一半的名字還算容易對付,就用「大嫂」(我就是用這一招躲過許多尷尬的場面)來呼哢,不過如果是女生的另一半的話,就真的需要些技巧了。

 我後來都用「你們家戶長」來稱呼,不過我很納悶的是:為什麼沒有跟「大嫂」相對的「通用人稱代名詞」呢?

 後來想到從前的社會男尊女卑,別說婚前女生沒有什麼朋友會來家裡走動,婚後更不可能有朋友會找到夫家去探訪,所以根本用不到一個跟「大嫂」相對的代名詞。

 如果真的硬要代換的話,可能就用大哥或賢弟來矇混吧!不過這兩個詞真的是喊得太親了,不像大嫂擺明就有「附屬」的性質,使用上很有從前捐血廣告所說的「我不認識妳,但我謝謝妳」的意味。

2008年7月4日 星期五

聯想新聞:張俊彥撞許炳進

 (聯合報20080704)對於遭壹週刊爆料,自交大校長退休後由財團「供養」,考試院長被提名人張俊彥(圖一)昨天上午舉行記者會,羅列了十八點聲明公開澄清,他說,壹週刊指他被企業「供養」,是「非常大的侮辱」。記者會中途張俊彥激動落淚不能言語,頻以手帕拭淚,使記者會中斷。記者問到,他獲提名面臨種種風風雨雨,他是否會「堅持到最後一刻」,張俊彥說,他答應的事,就一定會做到,會走到底,「除非有什麼特別的意外,比如說車禍」。

圖一:哭泣殺神張俊彥。

 (聯合報20080704)監委被提名人許炳進(圖二)昨天在立院遭受到震撼教育,連續被立委質疑酒後打人、性騷擾、逃漏稅及教學不力。對於連番指控,許炳進一概否認,甚至說假如真有性騷擾,就「被車撞死」、「拿番刀切腹自殺」。

圖二:飛來橫禍許炳進。

 我想對於,或者是對付,這兩位活寶兼怪胎,一石二鳥的解決之道就是:張俊彥的寶來座車撞上了許炳進,這樣兩人都一語成讖,說到做到,也解決了馬上好不當提名的問題。

2008年7月1日 星期二

彷彿遇見吳孟達飾演的海大富

 今天是大學指考的第一天,學校的校車因為要先開往中壢考場,所以提前15分鐘發車。原本已經夠早的車班,這三天的停靠站又因為併線的關係變得很不方便,於是我想還是直接到台北火車站搭車比較保險。

 平常每天都是坐到台大門口,今天早上6點不到就搭上307往火車站去了,才覺得一路上挺順的心情頗佳,結果在華中橋頭上來一位老太太,她的敬老悠遊卡顯然過期了,所以刷不過去,不過老太太還在納悶怎麼昨天還沒問題,今天就不行了?司機的態度很差,氣急敗壞的一邊嫌棄一邊罵,我想早上6點鐘應該是他跑的第一班車吧,沒理由這麼早就過勞失控啊?好巧不巧這時正好遇到紅燈,我公事包一放就往駕駛座走去。

 以前碰到這種場面,我大概(99.9%)會狠狠的把司機海飆一頓;不過後來想想如果把司機罵得太氣悶的話,對於他駕駛的情緒以及全車乘客的安全都不是好事,也就改成直言相勸。今天也是一樣,我跟司機說老太太的敬老卡過期你可以好好跟她說,不需要這樣的態度,況且她只是不清楚期限(今天正好是7月1號,所以可能昨天還OK的,今天就逾期了),又不是想要逃票或有什麼不好的企圖,實在不應該用這種口氣。

 結果大出我的意料!這位司機立刻變臉,讓我想到「笑容可掬」這句成語所形容的完全不為過。他說他不是在兇那位老太太啦,只是他本身講話比較大聲...;然後非常詭異的,他竟然也用同樣和藹可親的態度向那位老太太說明她的票過期了,今天不能刷...。

 我一整個傻眼,怎麼會這麼誇張?彷彿看到電影鹿鼎記裡頭吳孟達所演的一段,他演的是海大富,原本對周星馳演的韋小寶(也就是假冒的小春子)壞透了,不過後來見到康熙的手諭之後,立刻變臉成慈眉善目的功夫師傅。

 我原以為這已經夠誇張的了,後來司機又突然想起什麼似的,竟然開始每站報站名,我想真的有必要演全套的「優良駕駛」的戲碼嗎?好不容易等到我下車的時候,我以為應該已經有半個鐘頭了吧,結果一看表才過了20分鐘,真是一場活受罪的搭乘經驗。

2008年6月9日 星期一

不斷成長的老靈魂

 上禮拜六早上陪著曲叔叔跟曲媽媽一起去了趟茶行,我想第一次見到「有記」的人,很難不為它古意、雅致的樣貌心動,因為仗著跟JT談得投緣,硬是請他把早上的時間留出來,畢竟這趟除了喝茶之外,主要的使命還要選購一份低調卻高雅的扮手禮送給John的準岳父。

 早上9點鐘我跟曲媽媽先到,她還擔心人家哪有這麼早開門的?不過很快就被茶行的正門所吸引,原本沿著二樓爬藤所垂下的氣根也越來越濃密。這次去發現不曉得是誰的巧思,竟然將這些氣根編成一股股的長辮子,看著這幕天然的垂簾,只有「清爽」兩個字可以形容。

 果然一進門就見到SW在櫃臺,一會兒JT也出來了,我們就坐下來準備喝茶。水熱騰之前,曲媽媽仍不斷打量挑高的大廳布置以及古樸厚實的大樑,我一直覺得這地方有股特殊的感覺,頗具正氣的派頭。

 我想人跟人會變成知交,除了知性的層面能夠對話之外,spiritually也應該要一鼻孔出氣,結果一開始JT就拿出一種特別的烏龍,喝起來很有深意,有點兒像是聞到小天使鉛筆或是蜂王黑砂糖香皂時所觸及陳年溫暖的回憶,也許當下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只覺得耐人尋味。

 原來這品烏龍是用復古的手法所製成的,JT說我們小時候喝的烏龍就是這味兒,好巧不巧距離John離開台灣已經25年了,他印象裡的烏龍應該就是這樣。曲媽媽也說到美國之後,每逢喝茶John只會問「是烏龍嗎?」這下子還沒替正主,也就是未來的親家老爺選禮,就先找到復古烏龍便宜了新郎官,只能說要結婚了,運氣旺得沒法擋。

 不一會兒曲叔叔電話也進來了,很快的就找上門來,JT考量曲媽媽可能比較喜歡清淡的口味,也改換包種茶試試。

 我必須承認只有在頭兩次進「有記」是懷著敬虔的態度,頭一回遇上的是王老闆的夫人,自然不敢造次,那次著實演了場「斯文人問茶」的戲碼;第二回則是初遇JT,誤以為在這所深宅裡頭的人物都是端莊沈穩,所以也就高來高去清談了一陣,當時就對他用功鑽研茶的功夫印象深刻,不過在引經據典之間還有些許的痕跡。可惜隨著我們越來越熟,談話也漸漸往嬉笑怒罵跟語無倫次的方向遷移。

 由於我是陪客的角色,不好直接破梗,根據過去的經驗,如果沒有一、兩個鐘頭的話就別坐下了,但那天特別暢快。我想也許是經歷過講師的洗禮,JT在說茶的功夫上一整個躍昇,信手拈來說的都是合情中理的故事,這傢伙對於經典的洞明與茶事的練達讓我們仨人有學堂上課的興奮,尤其在分析茶農、茶商與茶藝三者間的角色上,再一次為土地、商品與生活做出了極好的詮釋。

 早些年曲媽媽在美國也學過茶藝,後來又接觸日本茶道,可以感覺得到她特別專注JT的介紹,並且認真提出一些印證性的問題。過程中一度JT將我們的茶杯斟上熱水,我一副死老百姓的口吻問說「你怎麼沒泡就倒給我們?」曲媽媽說這是要清口氣味道的。我想這小子也太做作了,之前去過這麼多次,每次換茶前也沒耍這麼一招,今天是因為有長輩在嗎?而且清味蕾不是應該吃冰淇淋嗎?

 一上午只覺得JT真的進步很多,曲叔叔感慨這小伙子年紀輕輕怎麼懂這麼多,還說這趟不單是來喝茶,還上了堂精彩的課。我後來想到可能是因為JT有一個古老的靈魂,雖然這不是什麼新的說法,不過倒是逗得賓主盡歡,而且更為難得的是這個老靈魂仍不斷成長,就像茶葉這個老東西,也一樣能搞出時代的新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