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造就悲觀的敗選促發效應:強大的十大民怨活動

剛剛結束的縣市長、縣市議員暨鄉鎮市長選舉,對於國民黨令人失望的得票率以及隨後對於馬英九總統施政滿意度再創新低的原因,據說在12/9的國民黨中常會上會有所謂的檢討,可以預見的將是一些聊以自慰、無關痛癢的說詞。

稍有投票經驗的人就知道選前的利多消息對於選情的影響,然而在選前由行政院研考會所主導最全面〔於報章及電子媒體置入廣告、網路加上電話主動出擊〕的一項「十大民怨,你來投」活動,不確定是惡搞還是腦殘,特別選在11/29做為網路投票截止日,擺明了就是在三合一選舉前來個「無能政府蠢事總複習」,甚至在11/23、24還先以電話調查蒐集民怨項目,隔天在各大媒體刊載播放,生怕民眾一不留意就將歷年來對政府的積怨有所忘懷。

念茲在茲,不斷的促發引導,研考會終於將民怨蘊釀成了選民腦袋裡的搜尋關鍵字,等到12/5投票的時候,透過十大民怨活動呈現出政府不可動搖又無心改善的顢頇形象,誰還能期待不把這筆帳算在當家的執政黨頭上〔別忘了,就算你不上網、不看報的話,還有人貼心的打電話到你家提醒〕?!

1990年Martin Seligman在他的著作Learned Optimism〔習得的樂觀〕中對於選舉有一個非常精彩的描述,Seligman是賓州大學心理系的教授,他對於習得的無助〔就是helpless加上hopeless的情緒狀態〕的機制有相當深的研究,不過底下這個社會觀察實驗主要是受到他的學生Harold Zullow的啟發。Zullow跟Seligman研究總統候選人的悲觀指數,以便了解決定當選的是民之所怨還是民之所欲〔結果還用說嗎〕!

他們比較1948到1984年將近40年間的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的悲觀指數時,立刻發現到十次當中有九次是悲觀指數低的候選人當選,光是看演講的內容甚至比民意調查更準,而且輸贏的差距也和候選人間樂觀、悲觀的程度有關。將研究再往前推至1900年,從1900到1984年以來的22次總統選舉,美國人民有18次選出了比較樂觀的候選人,尤其跌破人眼鏡的是那些原來不被看好但後來居上的冷門意外,都是比較樂觀的候選人,樂觀程度比對手越高,贏的幅度也越大。

1987年底,Seligman跟Zullow將這個樂觀指數用來預測1988年的總統大選結果,不但包括黨內初選,這一次還擴大到參議員的選舉。為了昭信於大眾,Zullow將他們預測的結果密封在信封裡,一份寄給紐約時報,另一份交給賓州大學心理系主任保管,以避免在競選結果公布後遭受事後諸葛亮的質疑。

根據樂觀指數的分析不但準確的預測出布希擊敗杜凱吉斯,連領先的幅度也只有一個百分點的差距〔預測布希將贏9.2%,實際投票結果贏8.2%〕;在參議員選舉結果也正確的預測出29席中的25席〔正確率86.21%〕,包括每一個險勝和黑馬。

月底閣揆吳敦義的內閣小型改組真的不該忘了研考會,否則為了名正言順之故,也該正名為「民進黨文宣第二部」。

附錄:「十大民怨,你來投」網路票選活動網頁內容

「十大民怨,你來投」網路票選活動開始
  政府對民怨向來極為重視,民眾迭常抱怨事項涉及中央機關政策與法制,以及地方機關執行方法及態度,需要各級政府機關共同關心,戮力解決。為徵集各界意見,瞭解民眾認為現階段最應優先處理的施政項目,歡迎民眾即日起至29日上「政府入口網」(www.gov.tw)網站以投票方式表達您寶貴的意見。
  行政院研考會原本就透過各部會自行檢討之民怨項目、歷年陳情、訴願的主要議題、媒體報導等既有機制,多方蒐集民眾意見反應。為了進一步瞭解當前民眾認為應優先處理之施政項目,日前特別規劃了民意調查與網路票選活動。依據研考會於11月23日至24日,就已蒐集歸納之民怨項目辦理之電話民意調查,民眾認為各問題之嚴重性依序為電話網路詐騙氾濫、求職不易與失業問題、民生物價過高、都會地區房價過高、食品衛生把關不嚴、占用騎樓道路或車位、毒品充斥、流浪狗及狗大便問題、老人長期照護費用過高、交通違規拖吊過於嚴格、公共廁所不乾淨、幼兒托育不安全、身心障礙設施不佳、風景區保護區老舊房屋整建困難及公共設施休閒太少等共計15個項目。另在開放的題目中,民眾自行提出的民怨項目則以薪水太低、油價過高及垃圾處理問題等3項最多。
  研考會已將這15個民怨項目公布於政府入口網(www.gov.tw),自即日起至11月29日舉辦網路投票,歡迎民眾踴躍至政府入口網,以投票方式表達您的寶貴意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