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0日 星期四

自我答問集:社會化VS.機構化

 工作累積的年資從十年邁入二十年後,不知不覺間也擔任起職場導師(mentor)的角色,當然主要是蒙親友們不棄,一同討論工作上的甘苦與心得。對於無意間所發掘出自己的第二專長,除了略感到過去的歲月沒有枉度而欣慰外,也感慨近年來職場文化中的「變」與「常」。

 過去這個週末有個機會和一位朋友談到他即將辭職的決定,到職也不過半年左右的時間,甚至連他剛接下手上這份工作時興奮地通知大家的email都還留在信箱中沒刪,我也很想聽聽他箇中的轉變,究竟因何改變了初衷?

 我這位朋友原本就是位頗愛思考的人,對於工作的成就感也有超出溫飽的期待,原本除了想將所學能有發揮外,更進一步想透過工作經歷完熟的社會化。起初起早趕晚看似已經融入主流的社會化作息所帶來的心安,未料在日復一日嚴謹又繁複的作業規範中,逐漸被「機構化」(institutionalization)的憂慮所取代。

 聽完他的想法,我也想起自己剛入職場時曾有過的經驗,在個人與組織的扞格中,突然想通了:「個人也是組織的一部分,沒理由只單方面接受組織的影響,兩者應該能夠彼此交互作用才對!」這個年輕時不成熟的信念,後來竟然在讀到彼得‧聖吉所寫的《第五項修練》時獲得了支持,我也很高興發現到這個在中外職場上人情通世理的例子。

 今晚無意間看到一部影集,故事的主軸講的是在西雅圖地區十四名外科實習醫生養成與篩汰的過程。除去戲劇化的情節,看著這十四位原本身為天之驕子的醫學院學生,一下子換上實習醫生的身份時,那副菜鳥的模樣倒是勾起我許多剛入職場時的記憶與情緒:當個菜鳥是種很特別的經驗,而且每過一天,那種新奇、緊張與失控的感覺隨之被精熟與從容所取代,少了嚴陣以待的心態也逐漸失去在乎,甚至因為習以為常而無動於衷。

 我突然聯想到朋友在面對工作所帶來社會化與機構化的趨避衝突,趕緊撥個通電話給他,分享在工作上真正的成熟不僅是老練與世故而已,更需要不斷地學習,與組織一同成長,而這正是自我更新與「反機構化」的唯一解方。

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Grey's Anatomy? 我已經看到第三季了,我跟Angela都超愛這個影集的。

Dave 提到...

正是此部。我才跟著公視在看第一季呢!

匿名 提到...

第三季ABC已經播完了,結局還沒看到。我還看Desperate Housewives(慾望城市師奶版), My Name is Earl(低級爆笑喜劇), Without A Trace(公視有播過),其他常看的台灣都已經有了。Grey's Anatomy前兩季已經租得到了,等不及可以去租。

Dave 提到...

"Without A Trace" 我也很喜歡,同樣的也是在公視上看到的,中文譯名應該叫做「失蹤現場」。

我喜歡在公視上看的理由是因為廣告都被剪掉了,原本長度一個小時的影集,在公視播只要42分鐘左右;缺點是不能去上廁所。